在前幾天的直播中,有位讀者問了我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。是啥呢?
就是如何在二維平面上,表現出三維的立體空間感?
大概就像這樣:
不得不說,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問題。
那么,到底是如何做的呢?不廢話,直接進入正題。
我常用的方法分為3種,分別是:
首先是第1個,調整漸變
看到這兒,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,漸變的作用,不是改變顏色嗎?為什么能夠增強空間立體感呢?
比如說,我們現在看到這樣的一張素描,看起來像是一個球體 ,對不對?
就是這么簡單。
當我們知道如何繪制球體之后,我們就可以利用它作為文字的襯底,進行排版:
再比如我們之前做過的一頁PPT,很多人很好奇這個球體是怎么來的,其實,它就也是加了漸變的形狀而已:
同樣的,還有一個場景是,利用漸變色,我們可以繪制立體感的數據圖表。
啥意思呢?之前有讀者問我,為啥自己在 PPT 里插入的立體形狀,感覺很low?
另外,利用漸變調整,我們還可以在平面上,去營造出一個立體的空間。
就像這樣:
再來說第2個,三維調整
這應該是很多人都能想到的一個方法。
操作上也很簡單,選中一個元素后,調整三維選項就可以:
當然,也可以是對文字添加三維旋轉,都能營造出空間立體感:
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,之前也寫過,我就不多說了。
最后一個方法是,增加透視
我們在真實世界中,都明白一個最基本的原理,叫做:
而如果我們想要在平面上,營造出空間感,也需要遵循這個規律。
啥意思呢?舉個簡單的例子,比如像前幾天修改的案例,為了營造空間感,我對后一排的圖片進行了虛化處理。
這就是近實遠虛:
除此之外,我們還可以通過對形狀的漸變調整,把遠處的透明度設置為100%,也可以實現透視的效果:
用這個方法,我們一般用來制作內容的底座,從而進行排版:
把梯形換成圓形,也是一樣的道理:
繼續延伸,我們也可以把這個原理,應用到圖片排版中。
比如在排版圖片時,我們可以對圖片進行虛化處理,或者是添加一些虛擬形狀,從而營造透視的感覺:
再比如像這個頁面,之所以在圖片背后,添加一些矩形色塊,原理也是一樣的:
資料搜集自互聯網 | 如有侵權告知必刪
關注我們,愿我們相伴成長